英雄联盟橄榄球规则介绍2024篮球排名最新篮球排名推荐2024排球赛事一览表
2025年4月25日,美国陆军任务式指挥卓越中心(MCCOE)发布文件《指挥官和参谋人员任务伙伴环境指南》,旨在为美陆军指挥人员提供指导。本文将介绍该文件的前两部分,即任务伙伴环境的定义、构建和分类;以及在任务伙伴环境中进行指挥与控制的相关指导和建议。
任务伙伴环境能够提供全球信息共享能力,促进美国防部与任务伙伴在各类军事行动中采取统一行动。美国防部对任务伙伴的定义是任何不属于美国军方或国防部的伙伴,包括美国政府其他部门和机构、州和地方政府、盟国政府、军队、非政府组织等等。
任务伙伴环境(MPE)是一个能力框架,在此框架下,美陆军统一行动伙伴(UAP)能够在一个适当的、单一的安全保密等级下,使用通用语言(词汇)来进行作战规划、准备和执行。任务伙伴环境旨在对现有能力进行塑造,以满足指挥官对统一行动和快速指挥的需求。通过向所有任务伙伴清晰地传达指挥官的意图、最大限度地提高作战效果,任务伙伴环境为战略、战役、战术层级的所有指挥官执行指控职能提供灵活性。
每个任务伙伴环境的实例都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协作组织,所有伙伴都在同一安全等级内共享信息,但前提是遵守每个任务伙伴所属组织或国家的信息披露政策,以进行任务规划、态势感知和作战执行。这代表着一种信息共享理念的重大转变,即从以往限制性较强的“需要知道”转变为“需要共享”,这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共享的主动性,扩大了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多国行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部队执行,通常以联盟或同盟的形式进行。任务伙伴环境能力框架的首要目标是使美国部队能与其任务伙伴在一个统一授权的信息发布环境中高效协同作战。
任务伙伴环境可通过任务伙伴网络得到增强,但网络仅仅只是一种工具,而非任务伙伴环境本身。有效的任务伙伴环境包括技术、程序和人员维度的解决方案的组合,能够确保及时、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共享和流程执行,并为任务伙伴之间的协作赋能。下图描述了任务伙伴环境中各个互操作性维度的信息共享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国防部2016年发布的“任务伙伴环境词汇”文件,上图技术维度中的“跨域解决方案”(CDS)是指“一种受控接口形式,提供在不同安全域之间手动/自动访问或传输信息的能力
“联合任务伙伴环境能力定义包”将任务伙伴环境分为两类:企业型和远征型。就范围和功能而言,企业型任务伙伴环境是持久性、战略性的;远征型任务伙伴环境则是临时性、战役性的。
企业型任务伙伴环境主要将美国国家机构,如国防部、作战司令部和任务伙伴连接在一起,以统一访问全球信息,并在政策、战略和战役层级实现指挥与控制信息共享。
远征型任务伙伴环境在作战司令部层级与企业型任务伙伴环境对接,是美军联合部队中各军种组成部队与任务伙伴在战役与战术层面开展指挥与控制协作的关键。任务伙伴与美军的协作方式较为灵活,既可以融入美军部队编制,又可以作为联合特遣部队或多国联军成员,协作领域涉及所有作战域。
任务伙伴网络是一种技术能力,通过使用符合通用作战需求的特定合作伙伴/联盟广域网来构建任务伙伴环境,并采用通用标准和协议进行规划和实施,支持数据/信息交换。参与数字化网络的任务伙伴需认可通用作战需求,以实现强大的网络传输能力、战术网络作战执行、相关信息显示和共享,以及任务伙伴之间的协作。指挥官必须建立强大的任务伙伴网络,因为该网络能够通过建立信息优势来增强友军战斗力,从而支持快速决策并打击对手。
任务伙伴环境是一个作战框架,用于进行指挥与控制和信息共享,以规划和执行所有类型的军事行动。任务伙伴环境支持指挥官执行关键的作战职能,包括指挥与控制、信息、情报、火力、移动和机动、防护以及保障等。
盟军的指挥结构应满足参与国或组织的需求、外交现状、制约因素和目标。由于没有一种指挥结构能够满足所有任务伙伴环境的需求,因此衍生出几种不同的指挥结构,包括国家或机构牵头的指挥结构、平行指挥结构、一体化指挥结构、联合指挥结构。
二战后,美军将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曾说过,“相互信任是确保盟军指挥有效运作的一项基本要素。”这也适用于多国行动。这种相互信任源于有形的行动和实体,与无形的人为因素的结合。重视这些因素并不能保证成功,但忽视这些因素势必导致失败。
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复杂变量对任务伙伴互动所产生的影响。在任务伙伴环境中,需要刻意调整部队和作战职能,以根据指挥官的意图完成作战任务。指挥官通过协调、沟通、建立共识或领导力而非传统的指挥与控制方式来完成任务。积极的指挥氛围为团队建设和建立相互信任奠定了基调。反之,任务伙伴之间也会相互协作,建立信任,从而达成共识并团结一致。
指挥官运用指导、反馈、信息和通信等控制要素来适应变化并完成任务。有效的控制使指挥官能够根据横向、纵向和外部反馈,以及交互的信息流达成共识,从而调整行动。即使在敌军试图扰乱友军的情况下,共识也使领导者能够调整作战行动以实现目标。
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如何构建任务伙伴环境直接影响信息共享的类型、格式和方法,间接影响信息共享的速度。成功的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将自规划开始,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持续考虑互操作性。美国陆军在本质上整合了信息共享和流程,以确保美国陆军部队和联合部队之间达成共识、建立互信和信心,并协同作战。执行多国行动的部队必须明确地识别出阻碍信息共享的因素,并提出能够促进有效信息共享和任务执行的解决方案。
领导者负责组织总部参谋机构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网络和准确的通用作战图为控制要素提供支持。美国陆军组成部队司令部(ASCC)、美国军级或师级多国部队总部指挥官通过创建联盟网络作战安全中心(CNOSC),为任务伙伴网络(MPN)提供网络作战(NETOPS)支持。网络作战包括规划、建立、运行、维护、加入和退出任务伙伴网络所必需的相关组织、工具、程序和协调工作。
联盟网络作战安全中心由网络贡献伙伴及其国家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组成,其职责包括:
联盟网络作战安全中心的组成要素并不总是固定不变,且受作战环境、牵头国家网络作战中心条令以及所有行动中固有的人员配备限制的影响。为了避免在统一行动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联盟网络作战安全中心可与联合网络作战控制中心(JNCC)、相应梯队、网络或指挥与控制组织进行整合。同样,在联盟网络作战安全中心内部工作的任务伙伴也需要访问网络和数据,以实现有效的网络管理、信息共享和协作。
高效的控制是一个动态、互动合作的过程。控制始于规划,并贯穿整个作战过程。任务伙伴之间可进行的控制程度可能与美国陆军部队内部可进行的控制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在确定合适的控制程度时,应考虑任务伙伴的能力或所需的整合程度、制约因素、风险、法律或道德模糊性、部队凝聚力、训练、信任和共识。在任务式指挥理念下,控制的特点包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